勞工哀歌(二)

某個週末的中午,兩名友人到茶餐廳用膳,兩人進內後,剛好全店滿座。餐廳用盡空間,桌與桌之間剛好容讓一人通過,若有兩人以相反方向行走,通道即時水洩不通。午膳時間,茶客滿席,樓面數人頻頻落單,穿梭於桌椅、水吧之間,只用幾個人便可令餐廳內彷彿車水馬龍。
此時,某個似乎不識趣的人走進來,是個二十出頭、鋼條身型的搬運工,他擡來一個紙皮箱的貨物,走進廚房。不久後,水吧附近響起「磅」一聲,眾目望向該處,赫見搬運工連人帶箱在冷熱水機前跌倒,跪在地上,面容扭曲,痛苦地呻吟。
兩名友人已屆「阿叔」年紀,一向反應遲鈍,在十米外聽到巨響後才注視,仍在觀察事態,未明瞭發生何事,已聽見侍應說︰「哎吔,你弄得四圍濕透!」隨即拿布抹拭水機旁茶客所處的位置,原來搬運工在絆倒時,打翻了一些茶杯,弄濕茶客、桌椅及地板。
搬運工勉強獨力站起,在旁的侍應眾口如一,一人一語說︰「搬貨就搬貨啦,別弄濕我的茶客啊!」「年輕人不看清楚路,做事大意。」不辨究竟還以為他們如參與工運,爭取勞工權益般團結。搬運工忍住痛楚,面容仍扭曲,又擡着箱離去。
友人甲細察後,不理解搬運工為何把貨物擡走,只說他理解的事︰「這地方的佈置本來就有問題,水機前放一張地氈,但地氈已濕透,原因是水機前面的檯板放置茶杯的空間根本不夠,茶水不斷滴在地上。由廚房走出來的通道有一小階級,一踏下就是地氈,水機在側,即是走出來的人既要避開水機前伸出的茶杯,又要當心被濕地氈滑倒,再加上步下階級的衝力,只有熟悉這環境的人才可避免跌倒。」
友人乙點頭稱是,發現原來一個小小的斟水位置也危機四伏,又提出另一個觀點︰「還有,可悲的是剛才茶客並無異樣,只有樓面數人一唱三和,大罵搬運工,但他們也在這危險地帶工作,出入次數比他還多。他們同是勞工,更是被人視為低技術的一群,按一般認識,也是在僱傭階層中地位較低的,不但沒有體諒,齊聲指責奚落,而且遇人跌倒也不攙扶、慰問,連對常人的基本關懷也沒有。難道要在客人面前做戲,小罵大幫忙?『顧客永遠是對的』會對到這種程度?」
茶餐廳裡人潮更迭,點菜聲、談話聲、指示聲、碗碟聲不絕於耳,大概掩蓋了兩名光說不做者的高談闊論。他們談話太久,搬運工已送完貨,繼續趕路,樓面繼續在乾地濕地上來去自如,水機旁檯面的茶繼續一點一滴流下,悄然無聲,它也最易令人遺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