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勿靠近幕車門

與幾百萬香港人無異,我每天上班下班也需要乘搭港鐵,在狹小的車箱,往往很容易就被擠往車門附近位置,然後就會聽到兩把分別由月台和車箱廣播聲音混合成:「請勿靠近幕車門」(或請勿靠近車幕門,因應不同月台與車箱誤差有所不同),然後我就會很懷念從前九十年代,當年沒有幕門的日子。每每有列車高速駛過,穿裙子的女生就會按住大腿,以免裙子被吹起,媽媽就會嚷著小孩遠離路軌,而我則享受著列車帶來的涼風。然而,因為跳軌自殺的人多了,車站就陸續建造幕門,而一些開放式的車站,就會建閘門,所以我們也會聽到「請勿靠近閘車門」(或請勿靠近車閘門,因應不同車站與車箱的誤差有所不同)。
建幕門(或閘門)無疑是一項社會的進步,既能令自殺人士少一個選擇之外,也能令墮軌的意外減少,但如果在廣播中強行分開幕門與車門廣播,就是一個倒退。我認為「車門」已經能代表到兩道門的是同一個系統,因為無論是車門或是幕門,只要其中一道關不上,列車就不能開動。再者,不見得車外的人聽見「請勿靠近車門」和「請勿靠近幕門」有何分別,最重要一點是,那句「請勿靠近幕車門」令人產生混亂!請認真思考一下,當你在車箱內需要小心哪道門?是不是幕門就不需要小心?當你在月台又是否只需要小心幕門而不需理會車門?如果你在兩者之間又如何?向左走向右走?可能你開始會覺得我有強迫症,而強迫分開兩種門的擴播,正是港鐵廣播的問題。舉一例,當小孩子需要用刀的時候,父母總會說:「不要弄傷手」,但從未聽過:「不要弄傷左手食子第二格上的皮膚下的第八組肌肉內的血管,令紅血球、白血球及血小板經切口流出。」,當「手」就能代表整件事時,我們就停止分類下去,因為再分類只會產生混亂。
如果港鐵依然要一意孤行的話,我建議就不如分得更細仔,到時大概會出現:「請勿靠近往油觀麻塘地方向的左右邊幕車門」。